Logo
Logo
 

当前美股市场在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如关税、通胀预期和裁员潮的背景下,却屡创新高,甚至超越了4月2日对等关税前的水平。这一现象引发了市场广泛的疑问:美股究竟凭什么逆势而上?高盛等主要金融机构逆势上调标普500指数目标位,将未来12个月点位设定为6900点,这与此前因关税落地而下调至5500点的预期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市场对基本面变化的快速响应和前瞻性定价能力

美股在看似不利的环境下持续走高,并非简单的线性反应,而是市场强大适应性和前瞻性的体现。它能够迅速吸收并重新评估新的宏观经济和企业层面的积极变化,从而有效对冲甚至超越传统担忧。高盛等机构快速修正预期,正是基于对关税影响减弱和企业盈利强劲等新信息的确认,进一步强化了市场信心,解释了美股逆势创新高的内在逻辑。

一、关税影响的再评估与通胀压力的缓解

美股反弹的关键在于市场对关税预期的缓和,以及关税并未如预期般推高通胀。尽管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多国征收关税,但生效日期被推迟至8月1日,为贸易谈判提供了窗口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若谈判无进展,关税将回弹至4月2日水平,旨在施加“最大压力”

摩根士丹利指出,关税目前对市场影响甚微,因为通胀并未发生,甚至在受关税影响的领域出现通缩迹象 。零售分析师观察到,企业可能因提前采购而考虑降价而非提价 。尽管4月以来关税收入增加,但成本转嫁迹象不明显,部分原因在于企业仍在销售旧库存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曾预测,所有2025年生效关税可能使短期物价上涨2.3%,导致2025年美国实际GDP增长率降低0.9个百分点 。然而,美国财政部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关税尚未对总体价格数据产生明显负面影响,核心通胀年化率在第二季度有所放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上调了2025年全球增长预期至3%,部分原因即是美国关税影响低于预期 。这些数据表明,关税对通胀的实际传导效应有限,为市场提供了超出预期的稳定性。

贝莱德认为,美国经济面临两大“不变定律”,限制了政府的极端行为,从而降低了极端风险,促使市场大胆下注 。其一为美国债市的制约:若美国减少贸易逆差,可能降低金融账户资金流入,使美债失去外国投资者支持,加重利息偿付压力 。截至2025年5月,外国投资者持有9.1万亿美元美国国债 ,占联邦债务的约25% 。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如“大而美”法案预计未来十年将增加约2.4万亿美元联邦赤字 ,可能迫使政府未来面临更高融资成本。市场或认为,这种财政压力会限制政府在贸易政策上的极端行动,以维护国债市场稳定,增强政策稳定性信心。

其二为全球供应链的韧性。全球供应链历经数十年建立,中断后果严重,可能引发通胀,并使美国在关键资源上受制于人 。2025年全球供应链面临武装冲突、贸易冲突等风险,贸易冲突可能促使企业近岸生产 。Palo Alto Networks强调,全球供应链已成为地缘政治焦点,其韧性与网络安全和地缘政治紧密相连 。市场可能认为,尽管存在地缘政治紧张,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会促使政策制定者寻求妥协,避免全面冲突,降低极端负面情景发生的概率,增强市场对长期稳定性的信心。

 

二、企业盈利的强劲回归与结构性增长引擎

美股市场以“盈利为王”,汇聚了全球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英伟达是其中代表 。机构大幅看多美股,正是基于其盈利的强势回归。

第一季度美股盈利表现超预期,盈利修正幅度持续上升,从4月中旬的-25%回升至-5%,为股价上涨提供了坚实支撑 。摩根士丹利指出,盈利修正广度是每股收益(EPS)的领先指标,预示未来强劲回报 。标普500指数第一季度实际利润同比增长14%,远超预期的8%,其中科技板块增幅高达18%-19% 。DWS报告显示,98%的标普500公司已公布财报,第一季度EPS同比增长13.3%,销售额增长3.8% 。Cresset Capital也证实,第一季度盈利增长达到12.8%,显著超出预期的7.2%

美元走弱对美股构成利好,因大型科技企业约60%营收来自海外,标普500成分股整体海外收入占比也接近30%-40% 。美元贬值提升了这些国际巨头的盈利能力,摩根士丹利预计美元未来12至18个月将继续贬值10% 。截至2025年6月2日,美元指数(DXY)今年以来已下跌超过9% 。这种持续的汇率驱动盈利增长为美股提供了额外的动力。

《大而美法案》中的有利税收激励是另一驱动因素 。该法案于2025年7月4日签署,包括4.5万亿美元净减税和1.2万亿美元支出削减,永久延长了《减税与就业法案》(TCJA)的大部分条款,如100%奖金折旧和国内研发费用化 。此外,法案未纳入曾被认为可能对外国对美直接投资构成风险的“第899条” 。这为企业提供了长期税收确定性,鼓励了国内投资和研发,增强了企业在美国投资的信心。

美国公司能够显著提升利润率并实现盈利增长,得益于其深厚的资本市场体系和成熟的企业盈利模式,这些优势是欧洲短期内难以复制的 。相比之下,欧洲市场盈利预期和实际增长幅度均较为有限

三、美联储降息预期的提前定价与货币政策展望

降息预期是美股的重要催化剂。股市通常会提前消化降息利好,历史数据也表明,即使利好提前被消化,美联储降息周期中的股市表现依然强劲 

多家机构预计美联储将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降息。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明年将降息7次 。高盛已将美联储首次降息预测提前至2025年9月,并预计可能在10月和12月继续降息 。摩根大通此前也将2025年美国和全球经济衰退的概率从60%降至40%,并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开始降息 。美联储自身在2025年6月的点阵图显示,多数FOMC成员预计2025年将有两次降息 。截至2025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 。市场与美联储之间存在对经济前景的不同判断,市场会根据自身解读进行更激进的提前定价,从而支撑股价。

就业数据和通胀趋势对政策影响显著。近期数据显示,就业可能比通胀更具风险,一旦就业数据趋弱,降息理由更充分 。美国财政部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就业增长加速,失业率保持在4.0%-4.2%的历史低位 。这表明美联储在降息决策上兼顾就业市场健康状况。尽管通胀有所缓解,但就业韧性可能使美联储保持谨慎,避免过早放松导致通胀反弹。市场可能已将这种“耐心”纳入预期,并相信一旦就业出现明显疲软,美联储将果断行动。

通胀数据方面,纽约联储2025年5月消费者预期调查显示,短期、中期、长期通胀预期均下降 。美国财政部报告指出,2025年第二季度核心通胀年化率为2.4%,低于第一季度的3.0%,且关税尚未对总体价格产生明显负面影响 。2025年6月CPI同比上涨2.7%,核心CPI同比上涨2.9% 。PCE价格指数5月同比上涨2.3% 。此外,地缘风险的急速降温也减轻了通胀上行压力,例如自6月19日以来原油价格已下跌14%

四、市场集中度与科技巨头的持续引领

美股当前的集中度极高,标普500成分股中创历史新高的数量仅处于历史上的第20百分位,表明市场反弹集中在少数头部公司

“科技七巨头”(Magnificent Seven)在标普500指数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截至2025年5月,这七家公司占标普500总市值的34.1%,远高于2015年的12.3% 。2015年至2024年间,“七巨头”实现了697.6%的惊人复合回报率,远超标普500指数整体178.3%的回报率 。高盛指出,尽管标普500指数创下新高,但指数中位数股票仍比其52周高点低10%以上,市场广度降至2023年以来最低水平 。市场广度狭窄意味着少数巨头公司的强劲上涨掩盖了大部分股票的平庸表现,这既是当前牛市特征,也构成潜在风险。

“均值回归”逻辑在美股并非永远奏效。年初科技板块剧烈调整,部分龙头回撤超过30%,但贝莱德认为,均值回归策略不适合当前宏观环境,因为通胀率尚未稳定锚定在2%,AI对生产率的提振仍不确定,经济增长与财政政策也缺乏长期锚点 。因此,在AI驱动的结构性变革时代,均值回归不再是主导逻辑,这正是推动“科技七巨头”持续强势的背景

AI技术对生产力的提振是这一结构性变革的核心。达拉斯联储指出,AI有望提升生产力,高盛经济学家认为AI可能在未来十年每年将生产力增长提升0.3至3.0个百分点,中位数估计为1.5个百分点 。德勤预测2025年全球IT支出将增长9.3%,其中数据中心和软件领域将实现两位数增长,全球AI支出预计在2024-2028年间以2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半导体行业在2024年表现强劲,2025年有望更好,主要驱动力是生成式AI芯片的需求 。英伟达的GPU已成为全球数据中心的事实标准,其数据中心业务是AI热潮的主要受益者,市值在2025年已超过4万亿美元 。Alphabet、微软、Meta等科技巨头也通过投资AI基础设施和将AI整合到产品中来推动增长 。市场对AI的乐观预期基于其对生产力可能带来的长期、结构性提升,从而为科技巨头提供持续盈利基础,并可能通过提高经济整体效率来抵消部分宏观逆风。

结论:

美股在2025年上半年顶住宏观逆风屡创新高,是多重利好因素复杂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包括: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逐步缓和及关税对通胀传导的有限性;美国企业盈利的强劲回归,特别是科技巨头在AI浪潮下的结构性增长;市场对美联储未来降息路径的提前定价;以及市场对美国政府在财政和贸易政策上受“不变定律”约束的信心。

未来,AI驱动的生产力提升和科技巨头的持续创新,将是支撑美股长期增长的核心结构性力量。尽管降息节奏可能存在不确定性,但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实施宽松政策,这将继续为股市提供流动性支撑。

然而,市场高估值、狭窄的市场广度、以及长期财政赤字带来的国债市场风险,仍是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的潜在挑战。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尽管目前影响有限,但仍可能随时升级,对全球供应链和市场情绪造成冲击。此外,企业盈利增长的可持续性,特别是“科技七巨头”能否持续超预期增长,将是决定未来市场走向的关键。

邮箱: [email protected] 美国电话 626-378-3637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是一个美国领先的金融和美股信息大数据提供商,紧盯华尔街金融市场和行情,2008年成立于美国硅谷,创始人是前纽约证券交易所资深分析师Ken,联合多位摩根斯坦利分析师,谷歌 Meta工程师利用AI和大数据,配合十多年美股实战经验和业内量化交易模型,每天处理千万级股票数据:挖掘潜力大牛股,捕捉期权异动大单,实时主力资金流向、机构持仓变化、川普突发新闻,精准买卖信号第一时间发到您手机APP

Fullscre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