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AI革命浪潮下的微软 (MSFT)与英伟达 (NVDA)正双双冲向4万亿美元市值的巅峰,有望组成股票市场上最顶级的俱乐部。

4万亿以后,5万亿,甚至10万亿或许也能在不远的未来见到。M7之外,诸如OpenAI、anthropic等AI明星也可能随着将来的IPO随时加入。

英伟达:更高的AI敞口,单季净利有望超越微软

英伟达 (NVDA) 的价值飙升,源于其在AI价值链中的独特地位。作为AI“军备竞赛”的“卖铲人”,这使得英伟达的增长故事简单而直接。

过去五年英伟达销售额暴增近10倍(2021年单季营收50亿增长至2025年Q1的440亿),净利以更大的斜率增长至单季220亿水平(Q1净利由于H20计提影响约50亿),直逼微软的250亿。

由于英伟达至少近几个季度营收增速依然将明显高于微软(Q2预计同比50%,后续逐季变缓),英伟达单季净利超越微软很有可能在未来几个季度内见到。

而微软 (MSFT) 的智能云服务、生产力和业务流程(office)、个人计算(windows)三大板块中,只有智能云业务,尤其是其中的Azure云平台,最明显受益于AI拉动,在近几个季度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

在其他业务的拖拽下,微软的整体营收增速只有1x%区间。

两者的隐忧和对策

估值层面,两者目前动态PE十分接近,英伟达在近一两年明显更高增速下相对微软没有享受到溢价,主要仍是市场担心或者看不清其中长期的竞争优势。

对于训练侧的算力需求,CUDA生态下英伟达预计依然能保持相对垄断;此外目前看多模态和具身智能潜力巨大,但训练侧算力需求始终会收敛,推理侧的算力空间会越来越大。

而在推理侧,英伟达的技术代差正在被美国超微公司 (AMD) 快速追赶,巨头也不希望被英伟达拿捏,持续投入自研ASIC,未来推理侧的市场英伟达占据的份额预计将面临AMD和博通 (AVGO) 的挤压。

英伟达的应对手段之一,即是近期发力的云平台。如果云业务营收贡献达到一定比例,或将对估值带来比较大弹性的支持。因为相比于GPU的硬件销售模式,云业务高度可复现的营收流会有高得多的估值倍数。

微软这边,Azure云的增长离不开Open AI合作的拉动。目前Open AI给微软带来的增量收入包括推理收入(即Open AI的推理成本)、Open AI 20%的营收分成,以及Azure OpenAI API收入。

但中长期看,OpenAI希望转变为一家标准的营利性公司,这可能导致其与既是资助者又是竞争对手的微软之间关系重构,2030年两家公司预计要重新签订新的分成及合作协议。随着OpenAI和甲骨文 (ORCL)主导的Stargate算力设施逐渐落地,OpenAI的话语权似乎也将变强。

微软的应对一方面在于其云+AI协同,最大PaaS平台企业高粘性的生态优势;另一方面,微软自研的ASIC芯片和大模型等组织创新能力的发挥,也将是决定这家巨头未来走向的关键因素。

邮箱: [email protected] 美国电话 626-378-3637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是一个美国领先的金融和美股信息大数据提供商,紧盯华尔街金融市场和行情,2008年成立于美国硅谷,创始人是前纽约证券交易所资深分析师Ken,联合多位摩根斯坦利分析师,谷歌 Meta工程师利用AI和大数据,配合十多年美股实战经验和业内量化交易模型,每天处理千万级股票数据:挖掘潜力大牛股,捕捉期权异动大单,实时主力资金流向、机构持仓变化、川普突发新闻,精准买卖信号第一时间发到您手机APP

Fullscre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