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23美元收购英特尔公司10%股权!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降价500美元
美股周一收盘基本持平。主要股指在经历上涨一周后市场暂作休整。交易员正等待关键零售商业绩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的年度讲话。
截止收盘,道指跌幅为0.08%;纳指涨幅为0.03%;标普500跌幅为0.01%。
房地产妖股 OPEN 继续狂飙
今天房地产科技公司OPEN 继续狂飙超19%!
而我们在7月29日的时候,就提示我们的低价VIP会员在2.07买入,截止今天我们整整获利82%!
英特尔为什么盘后大涨?
今天英特尔在盘后交易中上涨约6%,至25美元。
两大重磅消息起到了关键的催化作用:一是美国Z府的潜在入股,二是软银集团的战略投资。
首先,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Z府正考虑将《芯片和科学法案》的部分或全部资助款项转换为股权,并就收购英特尔公司10%的股份进行谈判。
这一举动如果成真,无疑是美国Z府对单一私营企业采取的“前所未有的干预方式”,旨在通过直接持股的方式,更深层次地掌控和扶持本国半导体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一段时间,特朗普对英特尔的态度经历了微妙的转变。他先是施压英特尔CEO陈立武辞职,后又改口称赞其“非常成功”。这种前后矛盾的言论,反映出他更看重的是对美国本土科技巨头的掌控力,而非单纯的企业运营。
同时,美股投资网注意到,在半导体和稀土等关键领域,特朗普Z府正积极推动与私营企业的合作。例如,此前与英伟达和AMD达成的付费合作协议,以及与稀土生产商MP达成的关键矿产供应协议,都显示出Z府正将国家战略目标与企业商业利益深度绑定。潜在的英特尔入股,正是这一战略的最新体现。
其次是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软银与英特尔宣布达成协议,软银将向英特尔投资20亿美元,并以每股23美元的价格收购其普通股。
美股投资网分析认为,这笔投资不仅为英特尔注入了宝贵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资本市场对英特尔未来潜力的看好。
软银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投资巨头,其入股行为本身就释放出强烈的积极信号。在英特尔正努力重振其在芯片制造领域的领导地位之际,软银的这笔投资无疑是一针强心剂,有助于其在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方面获得更多支持。
谷歌携手TVA入局第四代核电
今天谷歌宣布与核能初创企业 Kairos Power 以及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达成里程碑式合作,共同推进一座先进核电站的部署。
美股投资网认为这不仅标志着美国首个第四代核反应堆正式进入商业化实施阶段,更揭示了在AI热潮驱动下,科技巨头如何以其强大的资本和能源需求,成为撬动美国核电产业复苏的关键力量。
新型核电的商业化破局者
根据合作协议,谷歌、Kairos Power和TVA三方将联手,计划在2030年之前,在田纳西州橡树岭部署一座接入TVA电网的 Hermes 2核电站。这座核电站将为TVA电网提供最高50兆瓦的全天候电力,而该电网正是谷歌位于田纳西州和阿拉巴马州数据中心的重要电力来源。
此项合作的突破性意义在于,它成功打通了新型核电商业化的“堵点”。过去,美国大型核电项目因巨额超支和长期延期而陷入停滞,行业信心严重受挫。例如,佐治亚州沃格尔核电站的超支高达180亿美元,直接导致了西屋电气的破产。公用事业公司也因此对投资先进小型核反应堆(SMR)持观望态度,不愿承担高昂的初始成本和风险。
而谷歌的介入,为这一僵局提供了解决方案。作为最终的付费用户,谷歌与Kairos Power共同承担项目的财务风险,而TVA则通过购电协议锁定了核电站的稳定收入来源。这种模式确保了消费者不必承担首创项目的成本和风险,同时又为SMR技术的商业化落地铺平了道路。这正是 TVA首席执行官唐·莫尔 所强调的:“我们认为这解决了确保消费者不承担首创成本和风险的问题。同时也能让Kairos和谷歌将新技术推向市场。”
AI浪潮下的能源需求与技术革新
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数据中心对电力的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这不仅要求能源供应量要大,更要求其稳定可靠且清洁。核能作为一种全天候运行的零碳能源,自然成为科技巨头的理想选择。
与传统核电站不同, Kairos Power 的反应堆设计使用液态盐作为冷却剂,而非轻水。这使得反应堆能够在接近大气压下运行,从而可以使用更薄、更便宜的材料,并具备更高的安全优势。这种技术革新为 SMR 的快速部署和成本控制提供了可能。
正如谷歌全球数据中心能源负责人 Amanda Peterson Corio 所言,谷歌特别希望推动这项技术的商业化,并探索如何从小规模推向大规模部署。而 Hermes 2 项目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步。 Kairos首席执行官Mike Laufer 也表示,该项目的目标之一是打造标准化的反应堆设计,以降低未来批量部署的成本。
从长远来看,谷歌与Kairos的合作,以及未来在同一地点成串部署多个反应堆的规划,预示着科技巨头正在通过自身巨大的能源需求和资本实力,加速SMR技术的成熟和商业化。这不仅有望重塑美国停滞已久的核电产业格局,更将为AI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诺和诺德 司美格鲁肽美国市场大降价
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NVO)公司今天宣布,将针对司美格鲁肽(Ozempic)在美国市场的自费购买价格大幅下调,从接近1000美元的标价降至每月499美元。此举不仅是对美国高药价争议的回应,更是一场围绕政治压力、市场竞争和供应短缺的复杂博弈的结果。
价格调整:政治与商业的交汇
根据诺和诺德周一发布的声明,此次价格调整主要通过其自费药房平台 NovoCare 实现,并与药品折扣平台 GoodRx 合作,使其降价后的司美格鲁肽和 Wegovy 在全美范围内得以普及。这一价格几乎是其美国市场标价的一半,对于自费患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尽管诺和诺德声称此举与美国Z府的讨论无关,但不可忽视的是,多年来美国两党Z府,包括特朗普和拜登,都曾向制药公司施压,要求降低药品价格,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医疗成本问题。特朗普曾直接致信诺和诺德等公司,而拜登Z府也曾试图推动其降价。此次降价举措,无论官方如何表态,都很难脱离这一长期的政治背景。
市场竞争与供应链挑战
此次降价的另一个重要诱因来自市场层面。首先是愈演愈烈的竞争压力。尽管诺和诺德是GLP-1药物市场的领军者,但其竞争对手礼来公司(Eli Lilly & Co.)也在该领域不断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诺和诺德宣布降价的前不久,礼来在英国市场大幅上调了其减肥药物的挂牌价。这种不同市场、不同策略的定价博弈,凸显出两大巨头在全球市场争夺定价权和市场份额的激烈态势。
其次,司美格鲁肽面临严重的供应短缺问题。高企的需求导致了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更便宜的“仿制版本注射剂”,这些“灰色市场”产品虽然未经官方认证,但因其价格优势吸引了大量无法获得正规药物的患者。这种现象不仅威胁到诺和诺德和礼来的市场份额,也构成了潜在的品牌和安全风险。通过大幅降低正规渠道的价格,诺和诺德旨在重新吸引这部分流失的患者,巩固其市场主导地位,并有效挤压“仿制药”的市场空间。
消息公布后,周一美股早盘,诺和诺德股价一度大涨超过7.8%,收盘上涨3.71%。这表明市场普遍认为,尽管降价会影响短期利润率,但从长期来看,此举有助于公司扩大市场份额,应对政治压力和市场竞争,从而带来更稳健的增长前景。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是一个美国领先的金融和美股信息大数据提供商,紧盯华尔街金融市场和行情,2008年成立于美国硅谷,创始人是前纽约证券交易所资深分析师Ken,联合多位摩根斯坦利分析师,谷歌 Meta工程师利用AI和大数据,配合十多年美股实战经验和业内量化交易模型,每天处理千万级股票数据:挖掘潜力大牛股,捕捉期权异动大单,实时主力资金流向、机构持仓变化、川普突发新闻,精准买卖信号第一时间发到您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