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特朗普早盘讲话提到,美欧谈判正在紧密推进,贸易协议“有50%达成可能”,并称将于周末与英国首相斯塔默、欧盟方面会面,目标是在关税最后期限前争取达成关键共识。他还表示,若成功,这将是“最重要的贸易协议之一”。

美股盘中,据美股投资网了解到,特朗普表示就利率和鲍威尔进行了“非常好”的会谈,增强了市场对货币政策维稳的预期。而本轮财报季超预期表现,也令投资者风险偏好上扬。

截至收盘,周五美股三大股指全线,走强标普和纳指则再创新高。道指幅为0.47%。纳指涨幅为0.24%。标普500涨幅为0.40%。

谁在推高美股?

本周,美股再次上演强势行情。标普500首次突破6300点关口,纳指冲上21000点,全线刷新历史收盘纪录。这已是标普连续第五周创下新高,2025年以来已第13次改写纪录。

即便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贸易紧张局势、地缘风险犹存、美联储利率前景未明……但这些似乎都无法撼动投资者的情绪。相反,市场呈现出一种极强的“非理性乐观”——不是因为基本面好得出奇,而是一种更强烈、更危险的情绪——FOMO(Fear of Missing Out,错失恐惧),宁愿高位接盘,也不能落在趋势之后。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John Plender 近日撰文警告称,当前全球股市的状态,与过往每一次泡沫破裂前夕“惊人地相似”。他直言,如今的市场“正在半空中漂浮”,估值和风险的边界正变得模糊。

美股总市值与美国GDP之比——被称为“巴菲特指标”的关键衡量标准——已逼近历史高位。这一指标的含义很简单:当股市的总体估值远超一国的经济产出时,极有可能意味着市场正处于估值泡沫期。令人警惕的是,就连一向稳健的英国富时100指数,如今也刷新了历史新高,表明这种风险资产的繁荣已经席卷全球。

毫无疑问,AI革命是这轮上涨的核心叙事。

英伟达的市值已突破4万亿美元,一家公司撑起整个板块。然而,伴随AI的集体狂欢,是大量商业模式尚不清晰的AI初创企业也获得数十亿融资、股价暴涨。一些项目甚至连具体产品都没有说明,就能获得资本追捧。

加蜜资产也在回潮,部分企业开始将 Bitcoin纳入资产负债表。特朗普家族旗下媒体公司更是通过SPAC这种高度投机的方式登陆资本市场,极具泡沫味道。

Plender指出,这些现象都带有浓重的历史“泡沫痕迹”。就像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大批“听起来未来感十足、但盈利遥遥无期”的公司被高估,最终带来巨大回撤。他特别提到了一个细节:现在越来越多的AI项目,像极了18世纪英国“南海泡沫”时期的某些公司——名字很好听,愿景也宏大,但没人真正知道它是做什么的。

橡树资本创始人 Howard Marks 曾说过:“投资者最怕的,从来不是波动,而是落伍。”这句话如今成了现实写照:明知估值偏高、涨幅过快,但仍有大量投资者拼命追高,因为他们害怕错过下一个英伟达,错过一次彻底改变财富结构的技术浪潮。

这可能就是泡沫形成的起点——不是业绩太好,也不是商业逻辑更清晰,而是市场被“情绪叙事”所主导。当情绪领先于数据,叙事高于逻辑时,估值就只能靠讲更大的故事堆上去,直到最后一个人接不住。

那投资者该怎么做?Plender给出提醒

第一,不必再盲目追逐高风险热门资产。可以适当提升现金、短期国债等“低波动、安全性高”的资产配置比例。在当前高利率环境下,这类资产反而提供了具吸引力的正向实际收益,是资产组合中稳定回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保持对风险资产的警惕,尤其要回避那些估值显著脱离基本面、依赖市场情绪驱动的投机性品种。这些标的在市场情绪反转时,往往也是跌幅最大的区域。

第三,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回归基本面逻辑,重点关注那些商业模式清晰、现金流健康、估值尚未透支的优质企业。真正的长期价值,往往藏在“没有被讲故事”的公司中。

投资者必须认识到一个被反复验证的真相:真正的风险,并不是在市场暴跌那一刻爆发的,而是在所有人都相信“不会再跌”的时候悄悄积累的。

高盛客户开始“放手做空”这类公司

高盛交易部门在周五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发出警告:他们的客户已经开始“放手做空”那些没有盈利支撑、仅靠概念炒作飞涨的科技股。

什么是“无盈利科技股”?简单说,就是那些还没真正赚钱、甚至连正现金流都没有的公司。但因为沾上了AI、自动驾驶、量子计算等热门标签,被资金爆炒,一路涨上天。高盛追踪的这类“无盈利科技股指数”,自4月中旬低点以来竟已暴涨近70%。

高盛美国定制股.票篮子副总裁 Faris Mourad 在报告中直言:“我们这周几乎所有客户讨论的焦点,都是——是不是该开始做空这些高投机板块。”换句话说,市场上那种“没人敢做空”的氛围,正在悄然逆转,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果断下注空头。

这股谨慎甚至反手做空的情绪,也与几只近期暴涨的小盘股有关:科尔百货(KSS)、GoPro(GPRO)、Krispy Kreme(DNUT)等公司,股价在没有明显基本面利好支持的情况下突然飙升,引发了市场对“新一轮Meme投机潮”的高度警惕。

高盛的数据显示,市场投机情绪已达到2021年Meme狂潮以来的最高水平——当前美股期权市场中,看涨期权的成交量占比高达61%,创近三年新高。与此同时,散户的活跃度也急剧上升,交易热度甚至超过了当年GameStop(GME)大战空头的“巅峰时刻”。

正因如此,高盛与Citadel等机构已开始提示客户提前布局——买入相对便宜的对冲工具,以防范回调风险。毕竟,下周科技巨头将集中披露财报,8月1日又将迎来特朗普对欧盟关税决定,这些都可能成为市场的“变盘触发点”。

美银策略师 Michael Hartnett 也发出了类似预警。他指出,随着全球央行陆续降息、金融监管边际放松,泡沫风险正在重新堆积。数据显示,全球政策利率已从一年前的4.8%降至如今的4.4%,预计未来12个月还将进一步下探至3.9%。Hartnett警告:

“散户参与越多,流动性越高,波动性越大,泡沫就越危险。”

邮箱: [email protected] 美国电话 626-378-3637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是一个美国领先的金融和美股信息大数据提供商,紧盯华尔街金融市场和行情,2008年成立于美国硅谷,创始人是前纽约证券交易所资深分析师Ken,联合多位摩根斯坦利分析师,谷歌 Meta工程师利用AI和大数据,配合十多年美股实战经验和业内量化交易模型,每天处理千万级股票数据:挖掘潜力大牛股,捕捉期权异动大单,实时主力资金流向、机构持仓变化、川普突发新闻,精准买卖信号第一时间发到您手机APP

Fullscre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