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密歇根大学调查的美国消费者信心进一步恶化、通胀预期飙升,美股早盘延续周四跌势。

4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录得50.8,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53.5和前值57,创下2022年6月以来最低值,也是该调查自1952年创立以来的第二低水平。这已是消费者信心连续第四个月下跌,累计跌幅超过30%。下滑趋势在各年龄、收入、教育和地理群体中普遍存在,反映出民众对经济前景的广泛担忧。

值得警惕的是,通胀预期同步攀升。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上升至3.1%,对未来五年的预期升至3.0%,后者为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这一趋势意味着,美联储在控制长期通胀预期方面正面临更大的挑战。

美股午盘时段,三大美指午盘涨幅扩大到1%以上。美股投资网了解到主要受两个消息提振:

1、美国关税系统故障: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发布警报称,托运人用于豁免进口关税的代码失效,影响覆盖当前90天关税暂停期内的所有货运。市场将此解读为“关税征收暂缓”信号,短期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2、货币政策方面也释放出明确托底意图。拥有2025年FOMC投票权的波士顿联储主席Collins公开表示,若市场出现更广泛的不稳定迹象,美联储“绝对”会采取措施稳定金融体系。,这暗示货币政策或在必要时更具灵活性。

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表达了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达成协议的希望,白宫也暗示对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持开放态度,此后美股涨幅逐渐扩大。

截至收盘,道指涨幅为1.56%;纳指涨幅为2.06%;标普500涨幅为1.81%;

美国关税系统出“故障”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发布警报称,其自动商业环境(ACE)系统在处理“在途货物”关税豁免代码时出现技术问题,导致原本应适用10%关税的部分货物申报失败。

此次系统宕机持续超过10小时,涵盖了所有在4月5日至4月9日期间装船、并预计在5月27日之前完成通关的货物,涵盖范围广泛,涉及中国及多个正在关税豁免期内的国家。

CBP在随后声明中表示,已完成系统修复,并要求相关托运人在货物放行后十日内补交清关申报文件。这意味着,货物得以继续放行,但企业需承担额外的程序成本与文书负担。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技术故障。但在当前关税政策与市场定价高度交织的背景下,这场“中断”所引发的,却是对政策一致性与执行节奏的集体质疑。

“系统确实会出问题,但问题不在故障本身,而在它发生的时机。”Longview Global的政策分析师Dewardric McNeal直言,这次故障反映出执行层面在应对关税加速推进过程中暴露出的承压信号,“无论你是否同意关税政策,眼下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具备匹配这个节奏的执行能力?”

A cargo ship carrying shipping containers is moored to the pier at the Port of Baltimore on April 10, 2025, in Baltimore, Maryland.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s 10 percent tariff for almost all countries except China will likely remain in place going forward, his top economic advisor Kevin Hassett said Thursday. On April 8, Trump announced a 90-day pause on higher tariffs against all countries except China, reversing a policy that had roiled global stock markets and spooked the American bond markets -- a key

尽管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反复强调关税已全面生效,并针对特定国家实施了145%的新增税率,但实际操作流程却并未同步推进。多家美国托运人表示,尽管集装箱货物早已抵达港口,但并未被征收更新后的税率。这种“宣布已施行、系统尚滞后”的错位状态,令企业陷入执行盲区。

“我们不能靠社交媒体来做决策。”物流企业Savino Del Bene美国区负责人Jarred Varanelli表示,“总统的表态和行政命令之间存在错位,而现有法规更新频率之快,使整个清关环节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与此同时,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政策执行的不透明已开始直接影响战略决策。儿童教育品牌Learning Resources原定于今年扩建新厂,但由于关税政策频繁调整,公司已叫停扩张计划,转而重新审查财务结构。

“我现在谈的不是增长,而是怎么活下来。”该公司CEO Rick Woldenberg直言,这一系列变化正在挤压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迫使原本稳健运营的公司转向保守防御。“我无法根据一条推文经营公司。我们面对的不是明确的政策,而是一套模糊且不断变化的信号系统。”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不确定性正在向更广泛的商业生态系统扩散——从银行授信到保险承保,产业链上的每一环都面临重估风险的压力。而海关作为制度链条的最前端,其执行能力的不确定,也可能成为信心下滑的起点。

美联储释放政策托底信号

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Nick Timiraos援引波士顿联储主席Collins讲话指出,近期关税政策推动的通胀上行可能在短期内抑制美国经济增速,为货币政策操作带来显著挑战。Collins强调,美联储已为应对潜在的市场失序做好准备,必要时将快速动用工具干预,以稳定金融系统。

Collins表示,尽管目前市场运行整体有序,尚未出现系统性流动性风险,但若市场出现更大范围的混乱,“我们绝对准备好采取行动”。她补充,美联储工具箱中并不只有联邦基金利率,当前已运行的一些常设机制同样具备维稳市场功能。

Fed's Collins expresses hope that inflation can be tamed without hitting  jobs

这一表态被市场视为一次明确的预警:美联储可能不会急于通过降息来对冲政策冲击,而是更倾向于使用结构性流动性工具来避免金融市场脱序。

Collins同时承认,随着关税抬升商品价格,2025年美国通胀中枢可能再度抬头,全年通胀水平“可能高于3%”。她的首要关注点并非短期价格波动,而是防止由关税引发的成本传导效应演变为公众对中长期通胀的系统性预期,这将显著削弱美联储的政策空间。

她警告称,一旦通胀预期失控,即使短期经济增长承压,货币政策也将更难转向宽松。因此,美联储当前的立场是“密切观察”,并为“在真正必要时出手”做准备。

与此同时,纽约联储主席、被视为“联储三号人物”的威廉姆斯也在同日发出警告,称关税升级可能导致通胀飙升、失业率上升,并对美国经济造成“显著压制”。这进一步加深了市场对滞胀型冲击的担忧。

事实上,自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及其他经济体重新加征关税以来,美国金融市场已出现明显动荡。美股在经历连续抛售后,避险情绪蔓延至债券与货币市场,形成“股债汇三杀”格局。

最受关注的是美国国债市场的剧烈波动: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过去一周飙升50个基点,达到4.5%,为罕见的单周波幅。尽管机构普遍认为国债市场尚未进入失序状态,但多家华尔街投行警告称,当前的剧烈波动已导致流动性急剧下降,成交深度明显下滑。

一位固定收益交易员指出:“我们还没有看到踩踏,但每一次价格变动都在试探市场承压的极限。”银行间交易量收缩、做市商风险敞口受限,加剧了波动的自我强化。

Collins明确提及,2020年疫情期间的应急政策工具——包括流动性支持机制和公司债市场干预方案——在今天依然是“可动用的选项”。

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也在同日发声,直言当前国债市场的脆弱性与监管体系缺陷有关。他警告,一旦波动恶化至“恐慌”级别,美联储可能将不得不出手干预,就如2020年那样。

戴蒙呼吁监管改革,指出现有规则限制了银行在市场动荡中的中介能力。他建议修改资本规定,以提升银行在高波动时期提供流动性的能力,从根本上减少对央行“最后买家”角色的依赖。

 

邮箱: [email protected] 美国电话 626-378-3637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是一个美国领先的金融和美股信息大数据提供商,紧盯华尔街金融市场和行情,2008年成立于美国硅谷,创始人是前纽约证券交易所资深分析师Ken,联合多位摩根斯坦利分析师,谷歌 Meta工程师利用AI和大数据,配合十多年美股实战经验和业内量化交易模型,每天处理千万级股票数据:挖掘潜力大牛股,捕捉期权异动大单,实时主力资金流向、机构持仓变化、川普突发新闻,精准买卖信号第一时间发到您手机APP

Fullscreen Image